首頁
會員專區 登出
熟齡照護

6面向檢視自己,準備好退休了嗎?

每個人對於退休生活有不同的想像,從財務規劃、維持健康、擁有社交支持和成就感等6面向檢視自己的準備度,及早規畫才能讓退休生活愜意又自在。
2024-11-22

王培仁退休後不斷探索與前進,變身百萬點閱料理YouTuber

國中美術老師退休的王培仁認為「無事可做等於放棄人生」。退休後,她持續做自己喜歡的事情,雖然實踐過程和想像有落差,但只要踏出第一步,就能一路修正,一路前進
2024-11-16

樂齡不孤獨,從志願服務開始!

世衛組織估計有1/4的老年人曾感到社交孤立,社會孤立與孤獨感嚴重影響身心健康、生活品質和壽命。幸好有研究指出,從事志工服務可減少孤獨感,特別是每年從事志工服務超過100小時者。
2024-11-08

老年憂鬱防治微電影《一起跳舞》,伴你舞出無憂「心」旋律

台灣即將邁入超高齡社會,為提升大眾對老年憂鬱症的辨識力,董氏基金會與寶佳公益慈善基金會合作,推出《一起跳舞》老年憂鬱防治微電影,由葉天倫執導,陸小芬、夏于喬、郭子乾公益拍攝,陳小霞演唱主題曲《只是老了一點》由華研國際音樂提供。今(29)日舉辦微電影發表記者會,呼籲民眾了解、傾聽、陪伴長者,學習與憂鬱共處,舞出無憂心旋律。
2024-10-29

肌少症、骨鬆誰是高危險群、如何檢測?

65歲以上民眾約7人就有1人骨質疏鬆,全台估計有300~400萬人正面對骨鬆危機。65歲以上肌少症男性比例為23.6%,女性為18.6%,人數眾多。哪些人是高危險群?哪些檢測又有助於覺察?
2024-10-07

退休準備M型化!別讓肌少、骨鬆破壞老後生活

據內政部最新「2022年簡易生命表」統計,國人平均壽命79.84歲,其中男性76.63歲、女性83.28歲,分別高於全球男女性平均壽命,然而,國人在生命的最末,需仰賴他人照顧的光陰竟有8年之久,怎麼做才能健康的活到老?
2024-09-12

憂鬱症狀恐加速老年人記憶力衰退,多做互動性活動能活化腦力

憂鬱症和記憶力衰退常發生在老年人身上,研究指出,憂鬱症狀與老年人的記憶衰退有高度雙向關聯。老年憂鬱並非正常老化,其患者更易失智。別只久坐看政論節目、追劇,日常多做互動性活動,有助於減緩記憶力衰退。
2024-09-04

手抖、喪失嗅覺恐帕金森氏症前兆,10大警訊有3個快就醫

手抖因素多,感覺冷、肚子餓、緊張都是原因。也並非所有帕金森氏症患者都會出現手抖現象,除了明顯的動作障礙外,嗅覺或味覺障礙,甚至便祕,都可能是帕金森氏症的前驅症狀!醫師提醒,10大警訊有3個建議盡快就醫!
2024-07-29

老年人有腸胃疾病易感到孤獨和憂鬱!3招關心父母、增互動

農曆新年將至,親友團聚時,如果長輩表示身體不適,除了關注生理狀況,也要留意社交、人際互動,是否有孤獨感與憂鬱情緒,特別是有消化系統疾病的年長者。因為研究發現,有腸胃疾病者孤獨感較高,與憂鬱症高度相關。
2024-01-25

晚輩不回家過年 獨自過年如何調適與好好安排?

農曆春節是傳統上團聚的日子,然而,隨著生活型態轉變,越來越多年輕人利用春節假期出國旅行或努力工作賺錢,而非回家過年,以致長者對於團圓的期待落空。心理師提醒可換個角度看待,即使獨自過年,還是可以好好安排、過個好年!
2024-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