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會員專區 登出
關於"葉金川",共有79筆資料

26個心理健康促進團體連署呼籲:經濟寒冬中力促心理健康

在金融海嘯襲擊下,一連串的企業倒閉裁員,許多員工面臨失業危機,面對經濟壓力,有人竟想不開尋短,這樣的自殺案件,新聞不時可見,為喚起政府對民眾心理健康的重視,董氏基金會聯合共26個心理健康相關團體,發起心理健康促進連署書,在2月13日遞交給衛生署長葉金川,希望在這不景氣的年代,政府除了在物質上的協助外,也能提供具體的心理健康協助政策。
2009-03-01

憂鬱青年的天空 ,「校園天晴」盼各界多加支持

董氏基金會在7月初舉辦「憂鬱青年的天空」記者會,邀請常務董事葉金川、名導演鈕承澤、凱旋醫院院長陳正宗、三重中學輔導老師張宇涵及臺灣郵政董事長吳民佑現身分享對憂鬱青少年的關心…… 董氏基金會常務董事葉金川: 藉由「校園天晴」,幫助更多學生 董氏基金會常務董事葉金川在記者會中提到,基金會這幾年進入校園關懷協助憂鬱青少年,發現在青少年出現情緒低落或類似憂鬱症狀時,往往被長輩、老師認為是叛逆、逃避課業壓力的藉口,而忽略了可能是憂鬱症預兆。
2008-08-01

面對危機沉著應戰─台北市副市長葉金川

從創辦全民健保到站上第一線抗SARS,從春風化雨的公衛教授到危機處理的台北市副市長,葉金川屢屢挑戰高難度的任務,只因他認為「這一輩子做一件正確的事就夠了」,而清晨騎腳踏車上班的自在時光及溫馨的親子互動, 則是他背後最溫暖的支持力量。2004年初秋,葉金川剛接任台北市副市長不久,《大家健康》雜誌一行人至市府採訪他。那天的天氣詭譎,天空從晴朗到灰蒙,氣象局發布秋颱即將來襲,葉金川在案前批改完公文後,隨即投入我們對他的專訪。
2004-10-04

醫生和洋娃娃

六月初的寧波市夜裡涼風徐徐,站在三江口的橋畔,有著濃濃鄉情的嘉隆實業朱英龍董事長指指左邊那棟高樓,一會兒又指指右邊的一座大廈稱意地說:「幾年前這些都是沒有的,建得真快。」從江邊浮出的一輪明月,似乎也見證著這快速建設的城市。會有這一趟寧波行,實在不是偶然。一方面,朱董事長在這幾年往返兩岸間不斷地傳遞心理健康促進及憂鬱症預防觀念;另一方面,四月初董氏基金會正為台灣二百四十萬青少年推動「向陽計畫」的同時,也看到社會環境急遽變遷的中國大陸,由國家衛生部及教育部為促進三千萬的大陸青少年心理衛生健康,共同啟動「陽光心理工程計畫」,於是應邀安排將董氏基金會推廣憂鬱症預防的經驗分享介紹給寧波市。
2004-07-04

宗教界正視憂鬱症,搭築信仰與醫療的橋

憂鬱症是21世紀的三大疾病之一,它正侵蝕著台灣民眾的心理健康,伴隨憂鬱症狀引發的自殺事件也不斷在社會各角落發生。 6月15日衛生署剛公布的國人十大死因,自殺已連續七年擠進國人十大死因,顯見國人自殺情況日益嚴重,平均每日有8.75人自殺。同時,根據2003年中研院鄭泰安教授發表的研究顯示,台灣地區87%自殺死亡個案生前曾罹患憂鬱症,顯見憂鬱症對國人生命、身心健康影響之巨,不容忽視。
2004-07-01

我的期許,也屬於你!

在轉變中出發,檢視定位才能開拓未來!
2004-05-19

知識和信心是戰勝SARS的要素

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SARS)疫情逐漸蔓延,傳聞高雄長庚與高醫相繼淪陷,南部地區瀰漫著山雨欲來風滿樓的凝重氣氛。但是事實是,兩家醫院的問題都沒有想像中嚴重,現在,應該擔心的是院外的家族或社區感染,所以目前最重要的是,要趕緊找回「漏」到外面尚未追蹤到的病人。高醫只要照著目前專家所給的建議去做,就不會爆發不可抑制的院內感染,也不可能成為和平第二。
2003-06-18

面對SARS戰役,只能智取-葉金川深入和平醫院紀實

由和平醫院醫護人員發出的一封求救信, 讓前台北市衛生局長葉金川義無反顧地進入和平醫院, 他用智慧與信心與SARS對戰, 因為他知道,他要安全地把他們帶出去。
2003-06-02

發生醫療重大失誤後,怎麼提升醫療品質

近來不斷發生醫療重大失誤事件,像是台北縣北城醫院護士打錯針和屏東縣崇愛診所給錯藥事件,造成民眾對醫療安全的恐慌,以及對基層醫療體系的不信任。北城和崇愛絕非單一事件,只是醫療安全問題的一角,值得深思。提升醫療品質的動力,應該來自於醫界自省的力量,可是目前主要是依賴主管機關的醫院評鑑制度。
2003-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