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會員專區 登出
關於"紓壓",共有235筆資料

緊張不安、有壓力,調節呼吸真能平復情緒嗎?

農曆春節將至,是否因過年前要趕工作、要採買年貨、準備年夜飯、返鄉時可能塞車,及回家後被親戚拷問近況等事感到煩心?當感到壓力、緊張不安時,不少人會「深呼吸」減緩焦慮感受,調整呼吸真會影響大腦運作、平穩情緒嗎?
2023-01-16

「疫」起運動紓壓!董氏基金會結合台塑長期於雲彰區推動「樂動校園」

新冠肺炎疫情爆發至今仍未消除,多項研究指出,疫情期憂鬱症及焦慮症患者增加,尤其兒童青少年的罹患率更顯著上升,民眾須更正視如何維持及促進身心健康,預防陷入憂鬱!研究指出,每日運動30分鐘可減輕憂鬱狀態,讓人感到快樂、增強記憶力及自信心。因此,董氏基金會建議可從跳繩或慢跑運動開始,逐步提升運動量,讓孩子從小培養運動習慣。
2022-12-13

焦慮讓偏頭痛、緊張型頭痛頻發作 醫師推薦二大減壓放鬆法輔助治療

頭痛惱人,怎麼做能減少發作?除了求助神經內科,接受完整治療。精神科醫師說明,持續壓力大,頭痛可能惡化;其中緊張型頭痛和偏頭痛,可透過覺察壓力,放鬆肌肉、正念減壓等輔助方法改善!至於抗憂鬱劑為何是偏頭痛的預防性藥物,請看醫師解析!
2022-11-04

養花種菜等園藝體驗能降低壓力、焦慮和憂鬱,有益心理健康

你有「養植物盆栽、種菜植樹、親近自然」的習慣嗎?根據2022年7月發表於《PLOS ONE》的研究顯示,蒔花養卉可促進心理健康,降低壓力、焦慮和憂鬱狀況,即便過去未接觸園藝者只要嘗試體驗也有效!
2022-09-29

​規律運動讓孩子擺脫憂鬱焦慮的負面思維 提高注意力及生活品質

放暑假了,擔心孩子運動量減少,使用網路時間增加?體育署和董氏基金會提醒,「樂動紓壓5招」短短三分鐘就能提升心率及全身伸展,適合維持運動量。每天運動30分鐘能紓緩負面思維、減輕憂鬱症狀,還能提高注意力及生活品質!
2022-07-04

職場壓力影響心理健康 5招紓解新冠疫情帶來的焦慮

近期台灣新冠病毒感染人數大增,多所學校改為線上課程,企業也重啟分流或居家上班,民眾的心情再度隨著疫情變化起伏。在充滿壓力、焦慮的防疫生活中,雇主如何促進職場心理健康?上班族又能怎麼釋放壓力,提升效率?
2022-04-28

「教養」比「工作和經濟」更讓父母壓力大!連假親子運動紓壓、增進親子關係與幸福感

「孩子教養」總是讓你感到壓力嗎?趁著清明兒童連假和孩子一起運動紓壓、增進親子關係吧!董氏基金會最新調查指出,有18.4%的父母最近三個月「經常/總是」感到壓力;近六成的受訪者壓力高於平均數;但有親子共同運動習慣的父母,感到快樂的比例明顯高於沒有親子共同運動習慣者。
2022-03-30

女性的心理復原力比男性差?關鍵在「背景壓力源」

你是否有女性比男性脆弱、心理復原力較差的刻板印象?真的是性別造成的影響嗎?三八國際婦女節之際,關懷身邊女性親友們的心理健康,幫助她們覺察壓力源並給予協助!
2022-03-07

一分鐘紓壓伸展操+樂動5招,揮別憂鬱及焦慮,醒腦提升免疫力!

只有不到1/4的6~10歲兒童達到每天建議60分鐘的體能活動量;中高年級學童,即便一周只運動一天也比沒有運動者有更佳的心理健康,這是根據美國醫學會期刊2021年10月發布的一份研究。處於後疫情時代學生更要保持規律運動的習慣,教育部體育署及董氏基金會合作推展「樂動150,想動就動GO」校園運動紓壓,邀請胡宇威代言拍攝影片,呼籲學童保持身體活動量,想動就動!
2022-01-04

新年給孩子最佳禮物,陪孩子建立一輩子受用的運動紓壓習慣!

董氏基金會調查指出:七成孩子喜歡和父母一起運動,而且覺得快樂!新的一年送孩子一份可以延續及陪伴他一輩子的大禮,即日起建立親子運動紓壓習慣,不僅能提升免疫力、維持彼此的好心情,還能增進親子關係。
2021-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