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會員專區 登出
關於"心",共有1639筆資料

樂齡族跟著專家運動練腳力,防骨鬆、肌少症!

想預防骨鬆、肌少症,只散步、爬山還不夠!復健科醫師提醒,適當的阻力運動訓練能刺激肌肉及骨骼生長,增強肌力及肌肉量也可提升跌倒時的應變力。政府2021年起已在各縣市設銀髮健身俱樂部,怎麼練?以下完整分析!
2025-06-17

天氣越來越熱,當心熱衰竭、中暑等熱傷害

因氣候變遷,近年夏天越來越熱,根據中央氣象署的統計,臺灣2024年平均溫度24.97℃,比百年均溫高出1.66℃。為了因應高溫,政府正研議「高溫假」。其實,高溫假不是「假」,是為了預防熱傷害,讓特定工作者調整作息或採取遮蔭等防護措施,避開高溫時段工作。
2025-06-13

逾六成意外在家發生,富邦產險推「家倍安心」獨家保障涵蓋出院療養費用

衛福部統計,逾6成意外發生於家中,包含火災、廚房燙傷、浴室滑倒或地震等。為讓家庭多份保障,富邦產險搶先業界推出全新保險商品「家倍安心」專案,四口之家每人一天不到2元,讓同住家人享有住院及出院後療養保障。
2025-05-29

減肥不吃飯改吃水餃拉麵,熱量飆!營養師推10大低熱量飽足餐

怕胖不敢吃飯,改吃麵和水餃?但你可知12片水餃皮=1碗飯熱量,一包拉麵超過一碗飯熱量!外食族想減肥,營養師推薦10大低卡卻有飽足感的餐點,並列表告訴你哪些主食熱量不比白飯低,教你換算熱量、避開陷阱不怕胖!
2025-05-28

夏季中暑、熱衰竭發生率升,醫籲6大危險群要當心

夏季熱傷害案例持續增加,急診醫師發現不少中暑者已意識不清、器官衰竭,必須緊急降溫治療。呼籲6大高危險群應積極防中暑,且濕熱環境、室內的中暑風險不比戶外低,快來了解哪些中暑危險情境易被忽略!
2025-05-19

夾心照顧者身心健康恐惡化!專家籲提供持續性支持

研究顯示,每週花超過20小時照顧長輩與子女的夾心照顧者,其身心健康恐惡化。國衛院群體健康科學研究所所長邱弘毅建議擴大喘息服務,提供持續性的支持,董氏基金會葉雅馨主任則建議6方法幫夾心照顧者提升身心健康。
2025-05-02

緬懷亞太控菸運動先驅:陳紫郎教授

懷著不捨的心情通知一個令人哀痛的消息,亞太拒菸協會(APACT)創辦人之一暨永久名譽秘書長、美國公共衛生學會首位亞裔常務理事、美國杜蘭大學及麻州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名譽教授陳紫郎教授(Prof. Ted Chen),於2025年4月1日在美國紐約辭世,享壽86歲
2025-05-01

二尖瓣脫垂合併心律不整,如何治療?

當氣溫忽冷忽熱時,有些二尖瓣脫垂者會心臟痛。多數二尖瓣脫垂者心臟功能未明顯影響,但極少數人有嚴重的合併症,如感染性心內膜炎、嚴重的心律不整、暈厥,甚至心因性猝死。哪些人可能有嚴重併發症?當嚴重二尖瓣閉鎖不全或併發心律不整時,如何治療?
2025-04-24

孩子不睡覺頻用手機當心影響心理健康,尤其是曾被網路霸凌者

孩子在該睡覺時仍頻繁用手機,須留意其睡眠品質和心理健康。研究指出,夜間使用手機不僅剝奪睡眠時間,也影響心理健康,尤其是曾遭受網路霸凌的孩子。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葉雅馨主任建議父母,可透過3招幫孩子建立健康的手機使用習慣。
2025-04-01

腦中風評估表檢視是否為中風危險群!8招降風險

低溫或溫差大易引發腦中風,一旦中風,失能比例高達6成。男性腰圍大於90cm、女性腰圍大於80cm,都是腦中風危險群。本文提供腦中風機率評估表,醫師並傳授8招控管血壓、血糖、血脂、膽固醇,幫你遠離腦中風威脅!
2025-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