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會員專區 登出
關於"心肌",共有93筆資料

心臟病的致命危機

心臟是人體最堅強也最脆弱的器官,每天要持續跳動10萬次,最怕保養不當發生故障,導致心悸、昏厥、甚至猝死!心臟是人類的忠僕,他全年無休,一天24小時不停地辛勤工作,使人能健康地活著。請看看下列的數據:每人每天心臟跳動約10萬次,每年跳動3650萬次,如果以一個人活70年為例,心臟約跳動了25億次。此外,心臟每分鐘約輸送5公升的血量,每年約輸送262萬公升的血量!為了維持如此高負荷的運轉,老天賜給了我們一個非常高效率的心臟,並為我們設計了一個精密、完美的心臟系統。心臟有良好的後勤補給體系(如冠狀動脈、堅強有力的心肌)、傳導體系及完美的結構(如各種瓣膜、四個腔室、良好隔間…等)。
2018-08-06

銀髮族上健身房及泡三溫暖,要注意什麼?

許多民眾會去健身房使用三溫暖,然而,老人洗三溫暖時,易受熱過久而失去知覺。究竟樂齡族能不能泡三溫暖?上健身房又要注意什麼?
2018-08-01

樂齡族登山前必知的準備要訣

臺灣擁有不少秀麗山林,近年來登山風氣熱絡,尤其不少退休族和樂齡族更是把「登山」當做假日必備的休閒行程之一。患有三高的樂齡族,可以登山嗎?當體力不如年輕時,登山前又該注意什麼?
2018-08-01

「坐」得好可以訓練核心肌群,但怎樣才算是良好坐姿?

老一輩的人常說:「坐有坐相,站有站相。」不只是關乎禮節,還影響了身體健康!尤其坐著的時候,椎間盤壓力會增加,倘若坐姿不正確,就容易造成椎間盤突出;反之,良好的坐姿不僅可以減緩脊椎壓力,避免腰酸背痛,還可以訓練到深部核心肌肉。但究竟良好的坐姿該是什麼樣子呢?
2018-07-09

搞懂15個心臟病迷思,防堵心臟病

面對身體的馬達──「心臟」,你是一知半解,還是完全不了解?別讓錯誤的觀念,延誤了護心工程。心臟病指的是什麼?在眾多心臟疾病中,一般人所謂的心臟病以「冠心病」居多,由於動脈硬化或心肌缺氧會引起心絞痛、狹心症,如果缺氧長達30分鐘,就會引起心肌梗塞。為了讓一般人對於心臟疾病的觀念更加強,慈濟大學內科專任助理教授暨慈濟醫院內科主治醫師賴嘉珀和國泰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柯文欽,特別就臨床上容易混淆的15個疑問提出澄清。
2018-04-18

心臟健檢項目多,哪些需要做?

多數人常對健檢的結果深信不疑,但卻忽略健檢報告的準確性及全面性,到底怎樣的檢查項目和結果,能讓人高枕無憂有好「心」。不論是「母親節」、「父親節」或「重陽節」,常可以聽到坊間健檢中心大力鼓吹「關心長輩及家人的健康」,而「關心」之道,就是建議每個人定期健檢,特別是生命之源的心臟,40歲之後最好每年都有一次完整的檢查。
2018-04-18

心肌梗塞與心律不整、狹心症、心絞痛等心臟病症狀如何區分

看似腸胃、筋骨出了問題的胃痛、肩頸酸痛,肇因竟是每天平均奪走31條人命的心肌梗塞,即使不是高危險群也不能大意。國際大導演李安的父親李昇在今年初因急性的心肌梗塞過世;前大法官被提名人法治斌,在去年9月中,因為突發性的心肌梗塞,撒手人寰;以一曲「流浪到淡水」走紅的金門王,也因心肌梗塞發作,突然倒地不起,送醫不治。這些人平時健康情形良好,忽然發病不僅讓周遭的人措手不及,更提醒了大眾平時切勿輕忽身體的任何不適。
2018-04-18

洗澡學問大!避免洗澡猝死,水溫幾度才對?

下班後洗一場舒服的熱水澡,總是令人感到無比放鬆,不過你有注意過洗澡水的溫度嗎?研究顯示,洗溫水澡可以改善高血壓,不過,倘若洗澡水的溫度太高,超過42度,反而會使血壓飆升!醫師建議,高血壓患者泡澡時,要注意水位不要超過心臟,以免造成心臟負擔,增加心肌梗塞的風險。
2018-03-30

降低膽固醇,對抗高血脂,減少中風、腦出血、心肌梗塞

悄無聲息的高血脂症,是動脈硬化的主因,一旦發作,可能導致中風、腦出血、心肌梗塞等致命危險。一般民眾都知道高血壓的定義與危險性,卻鮮少有人能清楚地說出什麼是高血脂?高血脂會對身體健康產生什麼樣的影響與危機?其實,所謂的高血脂症,指的是血液中的膽固醇、三酸甘油酯增加;不論是高膽固醇血症或是高三酸甘油酯症或是二者合併,都稱之為「血脂異常」。由於血脂異常在初期並沒有明顯的臨床症狀,民眾通常是透過健康檢查中的血液常規檢查才了解自己是否血脂異常;然而,血脂異常是動脈硬化的主要原因,不但增加罹患心血管疾病的機率,而且會造成腦中風、心肌梗塞等致命的危險。
2018-03-09

冷空氣來了!慎防三大心血管殺手

心血管疾病的發生率逐年增加,是導致成人殘廢及死亡的幕後大黑手。在台灣,因高血壓、腦中風和心肌梗塞這3大疾病,直接或間接造成的死亡率,一直高居十大死因排行榜之列,而氣溫驟降的冬季,更容易引發心血管疾病,及早做好預防與保健,才能避免憾事的發生。
2018-03-09